牙齿根部突起矫正后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很多人认为牙齿前突固然有危害,但是牙齿矫正治疗不齐同要也会有不良影响,口腔医生医生表示患者有这样的想法并没有错,牙齿矫正过程中患者可能会遇到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舒服表现。牙齿根部突起矫正后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在乳牙期(3-5岁)和替牙期(6-12岁),一般的错畸形(牙齿的排列位置和咬合关系的异常),如个别牙齿错位,不要立即矫治,应当继续观察和纠正口腔不良习惯,因为在这个时期,孩子的牙正处于调整时期,错颌畸形常可以部分自行纠正。而且,这时他们的生长发育速度很快,不适当的矫治会影响发育。但是,对于严重妨碍生长发育的错颌畸形,则需要进行初步矫治。大多数错颌畸形要等到牙齿替换完成的恒牙期,即12岁左右才能进行矫治。因为这时恒牙牙根逐渐发育完成,上下牙齿间的咬合关系也调整完成,牙医可以对错颌畸形的类型做出明确诊断,并采取相应的矫治方法。矫治完成后也容易保持稳定的效果,不会有大的变化。
据西婵口腔正畸专家介绍:矫正后牙齿会变松的肯能性不大,但也不能排除正畸前本身患有牙周疾病,而正畸医生对此重视不够以致于在正畸治疗过程中导致牙周疾病的加重,从而造成牙齿松动的可能。
一.牙齿根部突起矫正后会有哪些不良反应
1.吐舌习惯。吐舌使正在生长的牙齿受到舌头的阻挡,天长日久,咬合时上下牙齿就不能互相接触,在上下牙列之间出现空隙畸形。
2.咬唇习惯。若是上牙咬下唇,可引起上前牙突出,下前牙和下颌的后缩;如果经常咬上唇,会形成下颌前伸畸形俗称“兜齿”或“地包天”。
3.吮指习惯。多数小孩习惯吮自己的手指,手指经常插入上下牙列之间,就会形成上前牙前突、下前牙后缩、面部偏歪等畸形。
4.口呼吸习惯。有些儿童因鼻腔疾病没能及时医治,使通气受阻,常年张口呼吸,也会引起牙弓狭窄,出现牙齿排列畸形。
5.咬物习惯。咬被角、枕巾、手帕、笔头等,可使咬物局部的牙齿上下之间不能正常接触,出现小空隙,医学上称为开颌,可直接导致面部中下1/3特别是嘴部的形态异常。
吮拇指习惯在2-3岁时发生是正常的表现,常在4-5岁时停止;若继续吮拇指,则会出现后续的牙颌畸形。
二.哪些不良偏好会造成儿童牙齿根部突起矫正错位?
1、吐舌习惯。吐舌使正在生长的牙齿受到舌头的阻挡,天长日久,咬合时上下牙齿就不能互相接触,在上下牙列之间出现空隙畸形。
2、咬唇习惯。若是上牙咬下唇,可引起上前牙突出,下前牙和下颌的后缩;如果经常咬上唇,会形成下颌前伸畸形俗称“兜齿”或“地包天”。
3、吮指习惯。多数小孩习惯吮自己的手指,手指经常插入上下牙列之间,就会形成上前牙前突、下前牙后缩、面部偏歪等畸形。
4、口呼吸习惯。有些儿童因鼻腔疾病没能及时医治,使通气受阻,常年张口呼吸,也会引起牙弓狭窄,出现牙齿排列畸形。
5、咬物习惯。咬被角、枕巾、手帕、笔头等,可使咬物局部的牙齿上下之间不能正常接触,出现小空隙,医学上称为开颌,可直接导致面部中下1/3特别是嘴部的形态异常。
以上的日常小习惯你的孩子有吗?如果有的话要及时纠正孩子的这些不良的小习惯哦。(编辑3002)